大家好,我是雅凝,首先感谢新格思教育的邀请,很高兴再次有机会和家长们谈谈我的育儿经和育儿观。这期讲座是我在新格思的系列讲座中的最后一讲了,感谢大家在过去的这一个月里坚持收听我的讲座,也希望我把自己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分享给大家后,我们能够一起共同行动,用最无私的父母之爱,用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用最优化的教育资源陪伴孩子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我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生活中创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我这次是把之前讲过的关于孩子英语学习方法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有些熟悉我的家长可能已经听过了,但这次我把英语学习资料进行了整理,放在PPT中,供大家留存做参考使用,有需要的家长要记得及时下载保存。
三岁开始学英语真的不算早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英文要早学,将来的社会应该是双语的社会,年轻人找工作,都需要递交中英文双语的简历。我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在哪一本书上看到,孩子如果想要学到纯正的语音语调,就要从三岁开始学英语。所以孩子到了三岁我就开始着急,当时走访了很多幼儿学习英语的机构,可是不管那些老师怎么逗孩子开心,孩子到最后都表示坚决不在那里学英语,那段时间我真是挺焦虑的,担心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幼儿园的妈妈告诉我她们小区有一个外教每天7点到8点带孩子学英语,其实就是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建议我们去试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同学一起的缘故,孩子这一次非常痛快的答应在这里学习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外教课真便宜啊,一小时才50块钱,但那其实已经是十年前的价格了。从我们开始学英语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了。当时那位外教特别负责,每年暑假周一到周五还会给孩子开几星期的课程,从早上9点到12点。当时只是觉得孩子喜欢就好,没想到选到了最正确的英文启蒙的道路。两年半后,我们并不清楚孩子到英语学到了什么程度,可是老师要回美国了。我们的外教叫Andrew,他真的像一个天使,在各种游戏中让孩子完成了最完美的英文启蒙。老师走了,去哪里学英语又变成了难题。当时市场上最有名的就是学而思的剑桥少儿英语,去试听后孩子说老师上课大多数时候是说中文,而且老师讲的英文发音也不对。我只好继续找了。可是我知道语言的学习不能停下来,于是我把剑桥少儿英语的教材买回来,让孩子自己看视频,然后我陪他背单词,但孩子嫌我的发音也不对。我整天在博客里瞎逛,寻找英语学习资源。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安妮鲜花的博客,她记录了女儿学习英语的过程,提出了语感启蒙的方法。我马上按照她的方法买了《语感启蒙》和英文儿歌《weesing》让孩子每天看视频,听儿歌。
我也进了安妮鲜花的家长论坛,论坛里的家长会分享很多不同年龄段适合看的动画片,我到处找着买回家。我的特点是全部买回来,至于看哪个由孩子自己选。我说过我孩子的特点是喜欢的会看很多遍,后来我为了锻炼他的听力,就把DVD在车里播放,因为孩子之前看过了解剧情,所以他几乎都能听的懂。再后来我就把听力内容升级了一些,尝试着让他听到词的小故事,发现他能听懂时,再逐渐升级。我的感觉是必须根据孩子的能力一点一点增加难度,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我们听的顺序是,床头灯阅读系列,书虫系列,纯外国的资源刚开始就是给他听动画片《大红狗》《卡由》《神奇校车》,慢慢过渡到《神奇书屋》、《老鼠记者》。
小小孩学英语,“习得”法省钱又省力一旦进了英语圈,我就感到大开眼界了,追完安妮鲜花,我又开始追盖兆泉老师的博客,她详细记录了儿子壮壮学习英语的过程,列出了壮壮听过的英语书单,我按盖老师的书单循序渐进的给孩子听。当然最终可能就达到了壮壮听的书的三分之一的量。
但我孩子从6岁起每天都会看40分钟动画片,后来从动画片逐渐升级,开始看迪斯尼的电影,直到后来看《哈利波特》,《魔戒》。10岁时开始迷上BBC的纪录片,我给他买了两个2T的硬盘,里面存了多部BBC,到现在为止看了多集,有些喜欢的还是会反复多次的看。
我十分佩服美国人对儿童教育资源的体系化,他们会把孩子们看的很多书都拍成动画片或者电影,然后也录成音频,孩子不仅能通过画面想象书中所描述的场景,同时也可以通过音频来听故事。我当时的顺序是先让孩子看视频,再听音频,然后再读书。当然这也是他自己喜欢才行,我只是提供资源。至少《哈利波特》和《魔戒》都是按这个顺序完成的,因为这两本书实在是太超现实了,孩子想象不出故事中的场景,如果他先看过电影后,碰到很多故事情节时会有一个对应,更容易理解。
我们很幸运,在关键时期遇上了最合适的英语启蒙方法,第二个关键的时期又找到了正确的语音输入的方法,我当时就在计算,每天要怎么听,听多少才能达到一万小时的输入。为了达到这一万小时,我利用了所以的空余时间,最大块的时间就是在车上,旅行时的路途上,我也配套了各种播放工具,在家用多功能DVD播放机,车上是SD存储卡,至今我们家的车里都插着英文故事的存储卡。旅行时会带上便携式DVD,孩子大一点是就带MP3播放器。总之有空就在听英文,看英文。到现在究竟到没到一万小时已经不重要了,可是却养成了使用零散时间听英文的好习惯。
找对学习方法,就要积极开始行动前段时间我和一位妈妈见面时,提到了盖老师的书,她说她也早就买了这本书,但只是翻了翻就放下了,没有想到这么有用。但我拿到这本书时却如获至宝,它成了我们听书的图书馆索引。最近我又读了一遍这本书,再回忆一下孩子学英语的过程,还是觉得它是中国孩子至少是公立学校的孩子学英语的宝典。可能有些家长还是不能理解它的关键点。我想干脆按照自己的看法把这本书的重点给大家梳理一遍。
关键点一:习得才是最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
儿童是如何成为语言学习的高手的呢?因为儿童学习语言,他们没有“有意识”的被人教过也不是“有意识”的学习过。他们和成年人的交流都是伴随着真实情境的,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于大量的,无意识的交流,通过自然的吸收掌握了语言。另外,儿童的大脑决定了儿童是天生的语言习得者,小孩子习得来的语言,会直接存储在大脑的“语言区”,具体的内容请参考第七页。儿童学习外语要重习得,还因为在学习方法上,儿童倾向于隐性的学习方式,比如虽然儿童没有学习过语法,但他们有一种天生的能力,会从语言使用中统计出概率,从而使用正确的语句,还能根据自己总结出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语言。儿童不会分析语法,总是囫囵吞枣地把语言整体储存,整进整出,加快了大脑的处理速度。
关键点二:习得时代家长的任务。
第一:创设家庭迷你环境。这部分主要有四项内容,家长说英语,看动画,听故事,读原版书。
关于家长说英文,我自己英文就是哑巴英语,基本上是不敢张嘴,所以最初读的英文书我都是买带MP3的,在孩子玩的时候,或者是在车上,放给他听,英文书就是每页一句话的小书,孩子又有和外教学习过的基础,所以他很快就能和书上的英文对应。当然从听到完全自己读这个过程持续了将尽3个月的时间,有时为了引导他读书,我就自己跟着MP3读,他玩着玩着会来纠正我的发音,但纠正完就又去玩了,我也不着急,自己接着读,我发现他虽然是在玩,但也会听我的发音是不是又有错误,如果听出错误,他就又来纠正,这样大约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终于说,妈妈你怎么还读错啊,还是我来读吧,我心中窃喜,终于上钩了。但即便他说读,也是读一本就不读了,然后我就再换一本,大约三个月后,就可以每天读十几本薄薄的分级读物了。我们当时读物不多,最开始用的是《泡泡少儿英语故事》,我们从第一级读到了第四级。之后又找到了几套外研社出的分级读物,《体验英语》、《培生英语》,《典范英语》,我的方法是都从第一级开始读,就是把这几套书的第一级都读完,再读第二级,这样横向扩展,词汇就记得比较扎实。后来我才知道买绘本,买原版的分级读物。但我当时的做法是凡是适合他能力的都买回来,让孩子自己挑着读。所以我们家既有几百本原版书,也有国内出的各种分级读物。国内出的分级读物的好处是,都配有音频,解决了我这种哑巴英语家长的困难。原版绘本当时都挺贵的,所以我们也借着看,当时有一个叫书飞网的,可以借原版书,一次可以送到家里8本书,等你读完了,再在网站上选新的,会有快递人员到你家里来以新换旧,非常方便。现在可能已经不开了。
第二点是看动画,孩子从3岁起,就可以每天看20分钟的原版动画了,我们知道看动画这个方法时孩子已经6岁了,所以我说只要开始就不嫌晚,但看动画的和读绘本是一样的,刚开始一定要家长陪着看,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发现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他分析一下原因,用中文讲也没关系,只要孩子第一遍理解了意思,他就会慢慢懂得里面的语言了。大多数家长会想着让孩子看动画片,自己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是在孩子对英文动画片感兴趣之前,还是一定要陪伴的。我们当时看的第一套是迪斯尼的《神奇英语》,我就和孩子在沙发上一起又蹦又跳,一起Repeat,等孩子喜欢上了这种形式,我就不用总是陪着他了。当然我是能陪就尽量陪他,这样我可以知道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我们俩可以讨论故事情节,有时候我说的不对,他就马上可以找到那个段落来告诉我错在哪里了。后来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家庭影院,每周六固定的时间一起在家看英文电影,像《哈利波特》,《魔戒》这种他刚开始时看都有些害怕,很多情节会看的似懂非懂,这些我们都一起看好几遍。在他后来听这些故事时,遇到相关的情节,他就会说,你记得吗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其实很惭愧,我根本就没听懂,只剩下随声附和的能力了。所以说立体的使用资源会让孩子的兴趣更大,重复性更强,知识的内化也更容易。但每个孩子的习惯并不相同,有些孩子在看完电影后就不喜欢听故事或者看小说了,但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他一直在看英文,听英文,读英文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知识面会更广,家长只负责给孩子寻找最匹配的资源就可以了。
第三点就是听,《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这本书的作者盖兆泉老师,因为担心孩子的视力,所以着重培养孩子听英文故事的习惯,几年时间她的孩子听了近千本英文书,盖老师也详细记录了孩子听过的书单,从易到难,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最适合中国孩子的听书和读书的路径和选书指南,我就是按照她开的书单努力的寻找音频资源,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听了很多故事书,这本书在孩子小学阶段一直是我的手边书,随时拿出来检索书名。虽然我们没能听到一千本那么多,但连听带读,也努力的完成了将尽三分之二。
所以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家长的坚持才是孩子学好英文的关键。家长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英文儿歌,有声书,英文电影,BBC的纪录片,TED的演讲,很多网站,APP上都可以找到。还可以结识一些对孩子学习英文感兴趣的家长,大家共享资源,互通有无,这样也可以节省时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家长要知道的英语习得法的主要观点:
1、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得。
2、听说读写顺序不能颠覆。
3、要遵循i+1的输入原则。
4、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关于这一点,我记得之前和一位家长探讨一个机构学英语的方法,每周六小时,一个学期只反复听读一两本书,这应该就是孩子英文学习进步不大的原因了。
尊重孩子的沉默期。这个部分下面我会着重来讲一下。
珍惜语音关键期。
我的观点是,孩子学习英语,不管是从什么时间开始,都会有方法,关于错过了语音关键期应该如何学习英语,我们下一期再来探讨。
以上我主要是介绍了我的孩子英语习得的经历和我使用的一些方法。我建议群里孩子年龄小的家长马上行动起来,争取不要错过了孩子语音的关键期。但还是会有一些已经错过了孩子语音输入最佳时间的家长,大家也不要太着急,其实很多语言大家都是年龄比较大了才开始学英语的,不过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就不太一样了,孩子可能会学的比较枯燥。
在这之前,我先讲讲孩子语言沉默期的问题。我的孩子3岁多就开始学英语,记得7岁时我们去泰国旅游,我带着他到酒店前台办手续,想让他和酒店工作人员沟通,和他坚决不愿意,宁可听我在那里结结巴巴的崩单词也坚决不帮助我,回到房间才指出我的各种错误,我说下次你去说,他还是不同意,直到有一天我需要维权,实在是表达不了,他才勉强答应给我做翻译,后来在他的帮助下问题解决了,他很有成就感,说英语才开始有了一点自信。经过那次我明白了,孩子需要在真正的语言环境里使用语言后才会更加理解语言使用的方法。后来我们也没有机会在让他使用英语,我就是给他增加了以个英文电话的课程,每天和美国的外教老师聊20分钟,刚开始他挺抵触的,每天都为和老师聊什么而烦恼,我就每天放学的路上启发启发他,后来慢慢就习惯了,这一聊就聊了五年。和外教成了好朋友,无话不谈,他们聊火锅,聊总统选举,经常一聊就20分钟,课本学习反而是进度缓慢,我从不干涉他们的课程内容,在这样放松的聊天中,孩子的知识面慢慢的扩大了,用英语聊天也有谈资了。所以学习英语时,家长要为孩子认为的创造语言习得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关键在于,信息量要大,持续时间也要长。我们从三年级学习剑桥体系后只通过这一种方式和外教学习,我发现因为是每天坚持,虽说时间短,但他的口语和听力还是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当然我们在家里的听、看、读也一直在坚持。直到6年级的暑假我们才上了真正意义的输出课程,外教的演讲课,十天的课程完成了两种方法的演讲,孩子都能够顺利完成。所以我觉得语言的输出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是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才能水到渠成。
根据我们的经验,家长千万不要孩子才学了几天英语就急着让孩子说,那种单纯的模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输出,将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语音上而不是对语言的整体理解上,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在这个阶段,大量的听才是最重要的,孩子需要大量的实际应用,才能把语言内化,才能正确的使用。我们过去那种先学单词、学语法,再根据句子学造句的方法,会让学习方法僵化,孩子也只学会了在某一种情境下如何去表达,只有通过大量的听看读的输入,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表达。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如果不能交流,即使考试分数很高,也是走错了路。
下面我再来分析一下错过了语音的关键期应该怎么规划英语的学习。
理论上讲,孩子12岁之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语音就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了。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天生语言能力强,就算是没有和外教学习过,只有输入的语音是正确的,他的发音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所以无论孩子之前如何学习英语,只要从我们意识到的这一时刻开始,用正确的方法,长期坚持,就会有收获。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首先是要课外班学得加家庭习得
学得的课程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外教课程,学习美国原版教材或者原版阅读写作课程,原版教材我们用过的是美国加州课本,我们主要学习了英文课和科学课程。后来又学习了七年级collection的教材,后来就是学习原版阅读、辩论、写作课程了。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老师水平够好,就是老师自己准备学习材料也是没问题的。重点是老师要能组织的起来课堂学习和讨论,一起学习的孩子水平也要接近。我们几个从小一起学英语的小伙伴很多课程都是一起学习的,只要我找到了什么好的课程,大家都会积极响应,所以攒8人以内的小半课还是比较容易的。
另外一种学得就是中教课程,中教课程我们也经历了将近两年,现在主要是以剑桥体系为主。我们在三、四年级学习了pet\fce课程。现在也有一种适合小学高年级的课程叫托福预备课程,这个课程对衔接托福学习更直接一些,但必须选择好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机构打着学习小托福的旗号开课,但用的还是托福的资料,其实并不符合孩子的学习程度,而且一排就是几百个课时,三年的学习计划,这是很坑人的,因为我们学习英文并不是只通过学得这一个方法,学得学的是词汇、语法、阅读句子、篇章,理解长难句,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部分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听看读来完成。所以一次性让家长购买几百个课时显然是不合适的。家长要明白这类机构真正的意图。
通过课外班完成学得的任务,在家,就要完成习得的任务,在小学高年级,学得和习得要各占一半。
习得的部分主要是听看读。
听就是听故事,根据孩子的听力能力匹配合适的资源给孩子,可以利用上学路上的时间,也可以养成起床听或者睡前听的习惯。看就是看动画、看电影水平高一些的可以看BBC记录片、TED演讲。读就是读原版书,每天做好计划,读10页也是可以积少成多的。我们还使用的方法就是之前讲的和外教打电话,每天20分钟,对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帮助也是很大的。习得的学习法好处是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真正的理解和使用语言,缺点就是短期内效果不会特别显著,家长和孩子不容易有成就感。
现在高年级的家长为了提高学校的英语成绩,大多数都会选择中教课程,这样选也没有错误,关键是不能只依靠每周三个小时的课上学习。首先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同时要匹配一定量的习得时间,才能够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儿童时期整体的学英语的规划盖老师书了的第65页列了一个表格,孩子如果年龄小,家长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节奏来执行,如果不能从三岁开始,就要努力通过泛听、泛读来尽量补充前期输入的缺失。分级读物和小说都可以作为泛读的材料,泛读的材料要按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来匹配,材料要大量、有趣、可理解,每页不能超过5个生词,泛读的材料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全凭孩子的兴趣走,家长不能过度干涉。有的孩子对喜欢的书百读不厌,又的孩子即使是喜欢的书也只读一遍,这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灵活处理。泛读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兴趣,多读、快读,如果在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一会儿让他朗读,一会儿让他查字典,一会儿让回答问题,那孩子的兴趣很可能就被搞没了。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做泛读资料的提供者,搞清楚自己孩子的阅读级别和兴趣爱好,不断的把适合孩子的好书推荐给孩子,给予鼓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jg/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