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肥的运用与性能分析
达尔文早就说过:犁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有价值的发明物之一,可是,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土地早以被蚯蚓耕耘过了。所以,现在有的人就叫它"活犁耙"或"生物犁",这是对蚯蚓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不少人做过。在我国,濮禹教授最早研究蚯蚓肠的消化作用和对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她认为通过蚯蚓的消化道以后,蚯蚓吞入的土壤(称为母土)变成有效磷、有效钾、总氮量、含钙率和氨氮率均高的粪土排出来,而这些有效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近年有人又研究了蚯蚓对土壤结构形成的速度、形态和微结构的观测研究及蚯蚓团聚体的性质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蚯蚓具有较高的水稳性以及优良的供肥、保肥能力,称之为"微型的改土车间"。另外,根据实验,在有蚓粪的土壤中栽培和种植豌豆、油菜、黑麦、玉米、稞麦或马铃薯,可以分别增产豌豆3倍、油菜6.2倍、黑麦0.6倍、玉米2.5倍、稞麦1.64倍、马铃薯1.35倍。由此可见,利用蚯蚓不断地纵横钻洞和吞土排粪等的生命活动,不仅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可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使板结贫瘠土壤变成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沃而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高产土块。这样,就可以免耕或少耕,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做到节省劳力,节约能源和增加产量。
同时,世界各国因畜、禽和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对于动物性蛋白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快,目前有不少国家着手养殖蚯蚓,研究其作为蛋白质饲料新来源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蚯蚓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在干物质内蛋白质的含量可以高达70%左右。一般分析其结果也可以得到41.62-66%的粗蛋白质。据报道,在蚯蚓的蛋白质中含有较高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畜、禽和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等。蚯蚓蛋白中精氨酸的含量为花生蛋白的2倍,是鱼蛋白的3倍;色氨酸的含量则为动物血粉蛋白的4倍,为牛肝的7倍。不仅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就是在它的粪粒里也同样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曾经对蚯蚓粪进行过分析,在含水量只有11%左右的时候,蚓粪内所含的全氮约3.6%,以此换算粗蛋白为22.5%。因此蚯蚓与蚓粪均可供畜、禽和鱼类食用。用蚯蚓喂养的猪、鸡、鸭和鱼,长得快,味道又鲜美,主要原因是蚯蚓蛋白质多,而且容易被畜、禽和鱼消化与吸收,很合他们的口味。畜禽和鱼均喜欢吃混有新鲜蚯蚓的饲料,混合的用量要根据畜、禽和鱼的种类以及个体的大小而定,以占饲料总重量的5%左右较好,但有时可多达40--50%。用这种混合饲料喂养幼小的畜、禽或鱼苗,效果特别好,它们吃了蚯蚓以后生长快,色泽光洁,发育健壮,不生病或少生病,还减少死亡。据初步报道,每头猪每天喂以2-4两蚯蚓(按猪的大小而定),每天可增重0.5-1.0市斤,而不喂蚯蚓的猪,每天只能增重0.3-0.7市斤。用蚯蚓喂蛋鸭,可使每只鸭每天都产蛋,而不再间隙停产,并且每个蛋比原来的平均增重10克(即2钱)。
另外,由于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众多的工业废弃物被排出,造成严重的公害大量地应用农药,污染了成片的农田,人类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类了的健康,急待采取保护的措施,已成为国际间共同关心的大事.英国与日本等国积极研究处理公害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蚯蚓来处理公害.例如,一条蚯蚓每天可以处理0.3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三亿三千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吨的造纸污泥了,所以,在日本用蚯蚓来处理造纸污泥已进入实用化的阶段。此外,蚯蚓还可以处理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日本利用蚯蚓每月可处理这些废弃物多达3,吨,在美国利用五亿条蚯蚓,每天可处理吨工业废物。用蚓粪中的微生物群来分解废水中的污泥,使之产生沉淀可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蚯蚓在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方面,也能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加拿大在年建立了一个蚯蚓养殖厂,至今已十多年,目前每星期可以处理约75吨的垃圾。北美也有一个蚯蚓养殖厂,可以处理万人口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用蚯蚓处理垃圾,不仅可以节约由于烧毁垃圾所要耗费的能源,而且经过蚯蚓处理过的垃圾还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用来增产农作物。
目前在不少国家内,还将蚯蚓用来处理农药和重金属类等有害物质。蚯蚓对农药和重金属的积聚能力强,例如对BHC(即六六六)、DDT(即二二三)PCB(即多氯联二苯)等农药的积聚能力可比外界大10倍,对重金属镉、铅、汞、等的积聚能力要比土壤大2.5-7.2倍。所以,美、英等国在农田或重金属矿区附近的耕作区放养大量的蚯蚓,让有害的农药重金属富集到蚯蚓的身体里使已荒芜的农田又变得肥沃起来,能够再次用来种庄稼。当然,这种富集了农药和有害重金属的蚯蚓是不能再作为畜、禽和鱼类的饲料或饵料了,否则将引起畜、禽和鱼类的疾病,甚至将导致中毒死亡。因此,利用蚯蚓造福于人类必须做到既除去有害物质,又保护了畜、禽和鱼类的安全。
而且,蚯蚓蛋白的游离氨基酸在食品工业中用途也很大。其实,人类以蚯蚓作为食品,在我国古代以有记载,但只知道在福建和广东一带有人食用。目前,在国内食蚯蚓的习惯也只在台湾省,海南岛和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中能见到。蚯蚓在台湾省是个热门的商品,光是食品方面用途就很广,可以将蚯蚓作为通心粉和地龙糕的主要原料,作为菜肴的还有各种名称,例如"地龙凤巢"就是用蚯蚓炒蛋,"龙凤配"是用蚯蚓炖鸡,"千龙戏珠"是地龙煮鸽蛋。因为蚯蚓可以制成20多种的烹调菜肴和点心,所以在当地被称为蚯蚓大餐。
在国外食用蚯蚓较普遍,新西兰的毛里族人以8种蚯蚓作为食用的佳品和礼物,互相赠送。美国和大洋洲、非洲地区的某些国家.用清水和玉米面养蚯蚓24小时,让它们排出肠内的泥土,然后剖开洗净、切碎,烹调成菜肴或磨碎制成酱,或制成浓汤罐头,或做成煎蛋饼和苹果汁奇异饼等。
蚯蚓的中药材名称叫地龙,最常见的叫广地龙,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名称叫参环毛蚓。参环毛蚓只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所以中药上叫它广地龙。这种蚯蚓个体大,便于加工处理成中药材,销售给国家。蚯蚓当作中药,它的作用很多,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治疗哮喘病,这主要是利用蚯蚓体内含有抗组织胺作用的氮素物质,这种物质对肺和支气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蚯蚓还含有一种酪氨酸,能促进身体表面外周血液的循环,增强散热,所以有解热的功用。蚯蚓的水浸出液有麻醉知觉的作用,蚯蚓的酒精提取液有缓慢而持续的降压作用,这些机理均与神经系统有关。蚯蚓体内还含有促进子宫收缩的物质,可作催产剂。此外,蚯蚓还能治黄疸,疗伤寒,利排尿,解痉挛,涂丹毒,治外伤炎症和牙龈溃疡,口疮等。最新研究证明,蚯蚓体内含有多种特殊酶如醛淑酶就是其中一种,它能溶解血管中的栓子。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测试中心检验结果表明:蛆蚓粪含氮2.15%、磷1.76%、钾0.27%、有机质32.4%,并含有23种氢基酸。是花卉、草坪、城市绿化的好肥料。用蚯蚓粪可配制成各种专用肥,年用量达万吨以上;国外市场广阔,仅美国就有高尔夫球场12万个,年需肥量达千万吨。
蚯蚓粪肥能作为比较全面的有机肥运用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施肥方式简单、安全,并且对所有的植物,动物和人无任何伤害。下文是蚓粪肥为什么对土壤植物能有难以置信的神奇的肥效的一段分析说明。
蚯蚓粪肥是未经任何化学改变和掺加其它人造物质的天然的高效有机肥料。我们饲养我们的红蚯蚓包含各式各样的矿物质、水果、牲畜粪等含有丰富植物所须营养元素的腐植质。这些蚯蚓把摄取来的原始物质通过其神奇的消化系统把它们一一按照自然法则进行改变。其结果使土壤表层部分转变成极其富有的最令植物根部极易吸收的超级腐植质,并且包含了土壤大部分可溶于水的基本营养要素--蚯蚓粪肥。这就是蚓粪肥的神奇之处。它能保证植物迅速、全面而百分之百地吸收所提供的营养成分和基本要素。这是因为蚯蚓把许多有机营养成分有规律地消化混合使其转变成简单、易溶于水的简单物质,使植物轻而易举地摄取自身所须营养成份。这是其它有机肥料所无法办到的。尽管它们可能也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但没有能象蚯蚓那样把这些物质分解成植物极易吸收的营养元素,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浪费。就象一桌丰盛的宴席,没有一位名橱是无法办到的。蚯蚓就是这样!就象许多真正的营养物质一样,蚯蚓粪提供的是天然的最合理的营养搭配,为植物长期所需营养提供保证。这就只需每星期甚至每个月的时间为植物施一次肥,完全取决于植物的本身。
人类智慧的成果--化肥通常提供的是合成营养成分,在土壤中保留短暂,许多都会随着土壤中的水份流失,真正被植物根系吸收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化肥长期使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遏制了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和细菌活动。同时,这些合成的化学物质或多或少地被土壤中的植物所吸收。化肥和在农场和花园中使用的杀虫剂成为了我们当今农业中造成水污染的首要大敌。而大量有益的细菌和微生物通过蚯蚓正常的消化过程被大量地吸附在蚓粪上。这些微生物和细菌帮助营养元素同植物根系的健康结合并为它们提供最适合生长的氧份。
蚯蚓粪微小的颗粒状还能帮助增进土壤与空气尽可能地接触,因为它们同土壤混合后使土壤不再板结和坚硬,使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轻松地生长,大大提高了植物的生长能力。也使植物根的土壤不再残积多余水份,避免烂根现象。植物所需水份在每次浇水后被蚓粪颗粒合理的吸附在营养物质中恰好保证了植物所必需的水份需求,而多余的水份从颗粒的缝隙中自然地排去。
蚯蚓粪从本质上讲是大自然的产物真正能全面地满足植物生长的各种需求和营养成份。当你使用了这无异味,对人畜无灼伤的自然物质时,你会再一次感叹自然界神奇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向社会宣传和推荐它的真正的理由。
蚯蚓粪产品开发价值大,以蚓粪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是园林绿化、养花种草的高级肥料,在国内每吨蚓粪价格0元左右。同时还可以利用蚯蚓制成中医药产品。制成强身壮体的保健食品、药酒、药膳、口服液,以及轻化产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蚯蚓的养殖、利用、开发价值是极其显著的,蚯蚓以城市垃圾和牛、猪、羊、马、鸡粪,烂水果、皮核、树叶、食品、农副产品下脚料为食物,不与其它动物争饲料。蚯蚓养殖周期短,繁殖率高,饲养简单、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40~60天为一个周期,每年可养殖6~9个周期,若饲养管理好时每亩可产鲜蚓2~3吨甚至5吨,按目前市场价格每亩地效益在2~3万元,每亩地可获利8~00元左右。每年国际市场上干、鲜蚯蚓贸易、交易额可在3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可以说蚯蚓的广泛应用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jg/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