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圈子里只有两个王者,一个被称为素饵之王的玉米,一个被称为万能饵料的蚯蚓。对于大多数钓友来说,用蚯蚓钓鱼的日子比玉米要多很多,因为蚯蚓的广谱性实在是太强了。有时候用了好几种商品饵没口,换上蚯蚓之后鱼口马上就来了。虽然蚯蚓本身没有雾化能力,但是它在水里蠕动的动作对鱼儿的诱惑力是非常强的,鱼儿的警惕性也是最低的。更重要的一点,用蚯蚓钓鱼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花上2包饵料的价钱买蚯蚓,然后养起来,以后的鱼饵都不用愁了。但奇怪的是,明明蚯蚓钓鱼有这么多好处,可有些钓友就是钓不到鱼,为啥呢?路人甲觉得这些钓友可能陷入这几个误区了。
一,不是任何时候蚯蚓都好用
虽说蚯蚓是万能饵,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适合用蚯蚓作钓。最简单的就是偏口问题,有些地方的就是要用商品饵才有口,用蚯蚓就是不开口,那你也别坚持用蚯蚓了。
又比如说在夏季钓鱼,很容易碰到成群的小鱼,那么用蚯蚓作钓会让你烦不胜烦,用比较清淡的素饵才是王道。当然了,还有目标鱼种的不同,也不是每种鱼都喜欢吃蚯蚓的,至少路人甲就没见过用蚯蚓钓鲢鳙的。
二,鱼情不同,挂钩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路人甲小时候钓鱼,挂蚯蚓的时候一般都是挂半条,还不敢把钩尖露出来,因为大人们告诉我,露钩尖了鱼就不吃了。但是现在很多钓友挂蚯蚓都喜欢整条挂钩,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蚯蚓存活时间长,蠕动效果比较好,比较容易吸引鱼儿的注意力。但如果水里的鱼比较小,或者直接就是麦穗,鳑鲏之类的小杂鱼闹窝,那就悲剧了。吞又吞不下去,拉着蚯蚓到处跑,有信号也会像跳舞一样,提竿总是空。
当然了也不是说整条蚯蚓挂钩就不行,而是说在小鱼比较多的时候,还是建议用清淡一些且雾化能力比较弱的饵。
非要用蚯蚓,也要选择比较细的蚯蚓,用小点的钩,只要将尾巴露出一点点即可,这样中鱼率会有个非常明显的提升。
三,用蚯蚓钓鱼,活性很重要,不要为了方便挂钩就把蚯蚓拍死
这也算是很多钓友的一个通病,很多钓友在挂钩的时候总是感觉蚯蚓蠕动很烦,不好穿钩,然后就把蚯蚓拍死(路人甲小时候就这样操作的,然后还要顺便吐一口口水)。这种操作是方便你穿钩,但蚯蚓入水后不蠕动了,全靠蚯蚓自身散发出来的那个味道和你的窝料来诱鱼,效果是很差的。而且现在的资源也和小时候完全没办法比,钓不到鱼也就不奇怪了。
还要注意一点,蚯蚓是比较脆弱的,它们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在大太阳的照射下,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会让蚯蚓的活力大打折扣,入水没多久就死了。
四,死等是用蚯蚓钓鱼的大忌
很多钓友觉得用蚯蚓钓鱼很简单,但是蚯蚓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说和商品饵相比蚯蚓没有雾化的特性,不像商品饵那样通过细小颗粒向四周扩散。所以我们想要诱鱼效果给力,就要增加鱼儿的视觉刺激。蚯蚓本身的蠕动算一个,另外咱们可以主动让蚯蚓动起来,轻轻的提起竿稍,然后再缓慢放下,让蚯蚓自然落底。尤其是在天冷以后,鱼儿觅食的积极性不高,让饵料动起来能够有效刺激鱼儿觅食的本能。夸张点说,到了冷天十条鱼有八条是逗上来的。
五,调钓上最好以“钝”为主
很多钓友在钓鱼的时候都喜欢钓灵敏,但如果用比重比较轻的饵料的时候,钓灵敏就很容易出现饵料“离底”的现象。因为蚯蚓的比重是非常轻的,比如说你调四钓二,浮漂的吃铅量只要稍微大一点,连一目都压不下去,最多压2目。这时候如果不验漂的话,可能蚯蚓一直悬浮在半水。要么没鱼咬钩,要么咬钩的全是麦穗,鳑鲏之类的杂鱼。
最后:蚯蚓虽然被誉为万能饵,但毕竟不是神饵,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咱们在使用的时候尽量扩大它的优势,避开他的劣势。在用蚯蚓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不同品种的蚯蚓大小不一,散发的味道也有所不同。比如说大个体的绿蚯蚓,味道就特别腥臭,用它来钓个体比较大的鲶鱼,黄颡鱼就不错,有时候人品爆发还能钓到甲鱼。细小的红蚯蚓就比较适合钓鲫鱼之类的。不然弄混了鱼口也会很尴尬。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原文”获取“秘制上鱼饵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