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蚯蚓 > 蚯蚓的繁衍 > 正文 > 正文

我们钓的是快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2/1 12:47:57
白癜风吃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780765.html
冬日的暖阳映小溪池塘边上欢颜带笑语往事印在了回忆里提竿垂钓是小女无饵也在钓小鱼幸福快乐随竿起庚子乙卯是岁末郊野出游欢乐多人间故事万千集我们拥有的要倍加珍惜作为父亲我提起笔写下一句:宝贝,我们都爱你11月8日是立冬过后的第二天,星期天,岁在庚子,宜出游。这一天的出游并不是临时起意,仓促出行,而是早就被安排好的。家里的“头号”话语人物——10岁的女儿,前几天就定下了今天的行程安排,说是上学苦了苦,必须找个时间外出吃喝玩乐,尝点生活的“甜”来补偿一下,首选地点是她前不久才去过的地方——郊外的姐弟饭庄,理由是那里有小河,有鱼塘,可以玩水。这一日早点过后,她和小侄女先去书法老师家练书法,我在家读书等候,11点左右她回到家就开始张罗着出门。带上外衣、水杯等出行物品,我们一家三口和小侄女车出环东路,去往姐弟饭庄方向。顺着车窗向外看,行道树、柏油马路、街道两旁高低不一的各种建筑物飞也似的被抛到了车后,而它们仿佛要使尽浑身的解数把我们挽留住,只是原地不动的它们又显得那样的力不从心。我们穿过红绿灯,穿过生活气息浓郁的傣族寨子,穿过此起彼伏的鸡鸣狗叫,一路向前,大约20分中的车程后,姐弟饭庄的招牌已俨然在望。看着饭庄的招牌、周边的绿树翠竹和突然下拐的小道,一种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耳边是女儿的欢呼声“到了”“到了”。车子刚一停稳,女儿和小侄女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跑了下去蹦跳起来,那种故地重游的喜悦突然就充斥在这片小天地间。跟在旁边的我也被她俩的这种快乐情绪感染了,瞬间就被一种巨大的美好包围了起来,不禁脸带笑意。原来小孩子的快乐是那样的简单和纯净,同时又是那样的淳朴和真挚,而这种快乐是我们成人世界所没有的,因为我们的生活里被无穷的欲望、被赤裸裸的现实、被各种嘈杂的琐碎充斥了。来的路上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让她闹了小情绪。她说,她在练跆拳道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家招牌叫做“厕所”的小餐馆,问我们信不信?她还特意强调她看见餐馆的几排凳子上面坐着人,而我们出于成人的理解都不太相信她说的,质疑了她的观察。为此,她还生了一下闷气,觉得我们大人太自以为是,太武断。但是此时,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个事情,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她心心念念的地方,投入了她的快乐中。我看着沉浸在快乐中的女儿,我的心上除了快乐,还有欣慰。因为她能很好地管理和转换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全地忘却生活中无关痛痒的生气,用心地拥抱生活给予的美好。姐弟饭庄确实是个散心休闲的好地方,这里绿树田野环绕,这里河水潺潺有声,这里空气清新怡人,更为让人欣喜的是这里还有三个大小深浅不一的池塘,里面游鱼无数,应该可以钓鱼。我们一家虽然都不是钓鱼爱好者,但是如果能在这样山清水秀、悠闲自在的地方钓钓鱼,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和消遣。饭庄老板把茶水纸巾等东西送到我们选定的小亭子里,告诉我们可以到最下面的那个池塘里钓鱼。随后,妻子坐在亭子里剪她来时带的纸样,我和女儿、侄女则去往钓鱼的地方。德宏的冬日是响晴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好像把人也照地懒洋洋的。阳光照耀下的鱼塘泛着粼粼的波光,好似一大块琉璃水晶似的,刺的人眼生小碎花。鱼塘四周长着些许树叶黄绿相间的灌木丛、许多不知名的藤蔓、野草和小花,它们身上洋溢的绿意让整个鱼塘一下子显得生机勃勃,驱走了初冬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眼尖的女儿突然欢呼起来,原来是她发现了鱼塘的围栏下长着一从小辣椒树,辣椒有的红、有的绿,点缀在绿叶和草丛之间,显得特别耀眼和精神。鱼塘的两边都有小溪水在淙淙地流淌,左边的这条细小,流水不大,但特别清澈洁净,溪边的植物也特别翠绿,让人一看就会想到朱熹老夫子写的那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饭庄的主人在靠近池塘的水渠边上依次开了三个小洞,埋上白色的塑胶水管,清澈的流水顺着水管淌入池塘,池塘里细砂碎石、大小不一的游鱼和斑驳的水草都清晰可见。鱼儿在水里“往来翕忽”,好不快活,特别像在和游人逗乐。右边的那条小溪,位置稍低,水流偏大,掩映在绿树和杂草之间,游人能够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溪流蜿蜒曲折,逆着溪流向上望“不可知其源”,顺着溪流往下瞧,也不知其流踪,只能暗暗猜测,它或许在我不知名的远方,找到了流量更大的同伴,大家一起奔腾着跑向了大海。鱼塘边放着两杆长短不一的钓竿,只是不见鱼饵,问了老板也说今天鱼饵没了,我想或许是平时来垂钓的人就比较少的缘故吧。其中的一根钓竿比较完好,鱼线正宗,浮漂也特别标准;另外一根就显得稍微有点次了,浮漂是一小块白色的塑料泡沫。鱼竿不太好,鱼饵也没有,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女儿和小侄女钓鱼玩乐的兴趣,或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钓鱼吧。只见她们两人拿着钓竿在鱼塘边不停地比划,手忙脚乱,就是没有能丢到水里,鱼线要么缠着自己,要么勾着边上的植物,笑声倒是没有停过,都笑的挺欢的。我在旁边一看,让她们自己摸索那肯定是不现实了,只能我亲自示范了,当然我也只是略懂一小丁皮毛。两个人看我做了示范后,尝试了几次,也就顺利地把鱼线送到水里了。她们一会儿丢到水里,一会儿又提起,也倒是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看到浮漂动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兴奋,以为是鱼儿上钩了,于是大声地嚷嚷道“快拉起,快拉起,鱼上钩了”。只是老天哪能这么轻易地就让人钓起鱼来,所以她俩每次都是拉起一个空钩,连水草都没能钓起一根,好在她俩都是心思不重的人,脸上也到没有显现出失望的表情。鱼竿提起放下,自得其乐,还颇有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味道。看着女儿和小侄女快乐地玩耍,我坐在小板凳上也看的兴趣盎然,一点都不觉无聊,反而觉得别有一番趣味。小孩子的世界真的简单纯朴,如果是我这样空钓,我肯定早就觉得无趣,放弃了,但是她们就能乐在其中。生活啊还真是应该简单点,也许你就会快乐点。想到此处,脑海中不自觉地就回想起来了我们小时候的过往,不也是这样的吗?几个玻璃弹珠,几个橡皮筋,几个小瓦砾……不也是可以玩上很久吗?只是那个简单的快乐的世界,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女儿的身上找影子了。时间就在女儿的玩乐中悄然逝去,不知不觉的太阳就已上了三竿,变得有点热辣了。虽说是冬日,但一直太阳底下晒着还是让人受不了的,我不由地站起来拿着小板凳移到了树荫下面。刚坐下一会,一抬头就看见妻子远远地向我们快步走来,只听她大声喊道,“钓到鱼了吗?”女儿玩着好像没有听到,我则毫不犹豫地答道“钓到了”。听着“钓到了”,妻子顿时热情高涨,步伐都快了起来,“在哪里,钓到几个?”她来到近前一看,空空如也,才明白自己被戏弄了,只是她也不恼,反而跟着张罗起来。这就是她的好,特别能容人,特别地温和,特别爱我们,对于这一点我是自愧不如,真是“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妻子看到没有鱼饵,就提了个小建议,可以用蚯蚓啊。妻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没有钓过鱼的女儿不知道,难道我还不知道吗?可是我真的没有想起啊,我这脑子啊,看起来是秀逗了,真的是岁月催人老啊!蚯蚓,哪有蚯蚓啊?我们几个人在鱼塘的周围到处翻找,那是半个都没有找到啊,原来鱼塘的四周,主人都碎砂石填过,泥土很少,没有多量潮湿的腐泥,哪会生蚯蚓啊。后来还是女儿和小侄女在右边的那条小河边找到了一条,可是她俩只是叫嚷着,不敢下手抓啊。听到叫声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蚯蚓的所在地把它抓在手中。看着手中奋力挣扎的蚯蚓,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实在对不住啊,蚯蚓大哥,为了完成小女的钓鱼大业,只能是牺牲你了,希望你的在天之灵不要太怪罪才是。我郑重其事地拿着刚刚好不容易才寻获的鱼饵——蚯蚓,从小河岸边上去,小心翼翼地走向鱼塘,走的那叫一个谨慎,堪称慢动作回放,因为生怕一不留神它就会从我的手中溜掉,从而丧失了今天唯一可能钓到鱼的机会,好在中途没有发生任何“险情”,平安地到达了鱼塘边。我把蚯蚓分成三小段,先把其中的两段分别钩在鱼钩上拿给女儿和小侄女,小侄女胆大接过去了,女儿却摇摇头不敢接杆,或许是刚才分蚯蚓的场景实在是太血腥了,吓到她了吧。女儿不敢接,我就只好顺势把带蚯蚓的鱼钩甩倒水塘里去,只见鱼钩带着鱼线划出一个漂亮的抛物线落向前方的鱼塘,只听咚的一声,钩子成功落入了水里。顺着鱼线落水的地方,我和女儿就直盯盯地看着那白色的浮漂,静等鱼儿上钩。刚过去几个呼吸的时间,耳边就响起了女儿的声音,“上钩了”“上钩了”,我定睛一看,果然只见那白色的浮漂直往下沉,我飞快地上提鱼竿,钩子刚出水面,女儿的声音又响起了“爸,鱼”“爸,鱼”。我手里的鱼竿悬在半空中,鱼线的末端上钩着一小条罗非鱼,鱼啊确实不大,只有我的大拇指那么大,此时它正在空中摇头摆尾地奋力挣扎,想要脱离那个钩子,回到它生活已久的水塘。我肯定不能如它所愿,我慢慢地往回收鱼竿,把鱼放在女儿早就伸好的手上,女儿麻利地摘下小鱼放到旁边的清水盘里。放下小鱼的女儿在旁边一边欢呼,一边跳跃,就好像这鱼是她亲自钓起来的一样。鱼儿又回到了水里,虽然这个水不是它曾经生活的熟悉的家园,好在它也没有抗拒,按着它的天性游动了起来,但是它快乐与否就不得知了。看着小鱼游来游去的样子,我也只能当它是快乐的,因为女儿是快乐的。女儿的欢呼雀跃,让我想起了大诗人李贺在《钓鱼诗》中写到的:“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虽然我用的不是李贺“春蜥蜴”“小蟾蜍”,只是“小蚯蚓”,钓起的也是不起眼的小鱼,但是它带给我的欢乐和惬意,应该是不输给几千年的大诗人李贺的,因为他的诗里没有小女的快乐。女儿欢呼完后,就蹲下来盯着小鱼看,看的可专注了,那是眼睛都不带眨的。旁边的小侄女也早已提起了鱼竿,可惜没有钓到,不过她也不失望,而是立马放下竿子,跑去和女儿蹲在一起,一起赏鱼。其实那肯定不能称之赏鱼,而是应该叫做看鱼、盯鱼,因为两个人几乎就要把脸都塞到小水盆里去了。两个人一遍看,一边说要放点沙子、小石头、叶子给它。她俩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看着女儿的兴奋劲,我本想趁热打铁给她俩再来一“鱼”,但是上天那能这样遂人愿,最后的鱼饵——蚯蚓送入水后,再也没有能出水,而是就这样进其它鱼儿的肚腹之中。看着空空如也的钓竿,我也到没有失望,钓到固然好,钓不到也不遗憾。或许没有钓到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完美吧,至少对于生活在池塘中那些鱼儿来说,是这样的。之后,我们就回到了小亭子里,饭庄主人也立即端来做好的饭菜,看着桌上的菜色甚是可口。其实啊,在池塘边玩乐已久的我们早就饥肠辘辘了,从我们大口喝汤,大口吃饭,大口吃菜以及饭菜下肚的速度就可以看出来了。尤其是女儿,平时吃一碗饭啊,都磨蹭的磨蹭那叫一个慢,简直就是“龟速”扒饭。可是今天吃饭就可以称为“神速”了,你看她“三下五除二”,一碗饭菜就进了她的小肚子了,然后立马又舀了一碗,速度不减,吃的那叫一个“香”啊!最让我瞠目结舌的是,吃到最后她还打扫了一个她喜欢吃的菜碟子,看她的样子可以说是意犹未尽啊!今天的出游,女儿和小侄女玩的很尽兴,当然一家人能够选一个空闲的日子在一起开心地玩乐,我们大人也是高兴的。古人讲的“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我想就是对我们今天出游的最好的注解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jg/588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蚯蚓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