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名
片
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九野养殖合作社,占地80亩的蚯蚓养殖基地里,一张张蚯蚓养殖床整齐平铺排列,扒开阴暗潮湿的泥土,密密麻麻的蚯蚓附着在用牛粪和秸秆搭配而成的养殖床上不断蠕动。
合作社负责人、90后小伙朱双杰蹲在旁边,抓起一把泥土,拨开仔细观察,整日与泥土、牛粪、秸秆打交道的朱双杰一身运动休闲装,谈起自己的事业,朱双杰说:“蚯蚓浑身是宝,我们利用牛粪和村民无法处理的废弃秸秆进行养殖,所有环节力求生态环保,解决了污染排放问题。”
3年前,朱双杰在外放弃了自己高薪的行业,毅然的回家,父母深知务农的辛苦,坚决的反对。
那时,他们家附近有2个奶牛场,存栏达头,每天产生40吨左右的牛粪,传统处理方式就是将牛粪堆积在农田里,让其自然发酵化作肥料。但这段时间,长达一年以上。随着村里养牛户逐渐增多,牛粪随处可见,环境污染情况愈发严重。
如何变废为宝,解决污染问题,朱双杰偶尔从中发现了商机,就想到养殖蚯蚓,回到农村东拼西凑了70万启动资金,开始创业梦想。
经过半年的考察、实践、资料的整理,年,占地40亩的蚯蚓养殖场建成了,朱双杰边学边尝试。然而,创业路上他也遇到不小的麻烦。、年,夏季平均温度一度升至40度,没有深井,水源跟不上,造成大面积蚯蚓死亡,亏损严重。
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去年,朱双杰决定在基地建塑料遮阳棚、安装喷淋头、打深井,为大棚降温,增加湿度。
蚯蚓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每天的吃食量相当于自身的重量,朱双杰他们用的原材料,是从固镇县、五河县等奶牛场采集的牛粪,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再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每天可消耗吨左右的牛粪。
“养殖蚯蚓不但实现对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固体有机废弃物的转化,而且还能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价值。除了用于垂钓行业,蚯蚓粪可以用来做有机肥,蚯蚓本身可以处理厨余垃圾、用于做科研,还可以直接送往制药厂提炼药物中所需的成分。”朱双杰介绍说,我们养殖的蚯蚓做成的产品主要有鲜蚯蚓、蚯蚓粪、蚯蚓粪有机肥等,80%还是鲜蚯蚓,通过包装做钓饵市场,主要销往江、浙、沪等地,再由经销商分销到全国各地。其它用于氨基酸液面、氨基酸蛋白质等产品开发。
朱双杰
几年时间过去了,九野蚯蚓养殖场从最初的40亩扩大到80亩,基地也从农场变为一家专业从事奶牛养殖、养殖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蚯蚓养殖及技术推广服务、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合作社。
如今,五河县的九野养殖合作社的蚯蚓年产值达万元,蚯蚓粪年产值达30万元。望着不远处利用有机肥种植的果树和蔬菜时,朱双杰说:“他们将继续大力发展蚯蚓有机肥生产基地,建立有机果蔬观光基地,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推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创富好青年
今天晚间19点30分~20点30分《农民服务台》之“创富好青年”,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同时我们也欢迎您的参与,编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jg/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