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四部》()
《人是由什么组成的?》
说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由各种器官、骨骼、皮肤、四肢等等组成,这认识未免太过于粗糙和初级。说人是由躯体、生命、意识、精神……这样分部分组合也不符合同一律原则,而每个部分都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因为其每个部分都不会单独而存在,所以很难对其某一个部分下一个独立的定义。严格地说,人不是组成的,人就是存在的整体,并非像机器零件一样组合而成。
但我们还是难以理解这种整体性的存在,人在认识中确实可以分为各个部分,生理学就会将人分解成各个运行系统,而我们自己更好奇自己是怎么存在的,是精神灵魂还是肉体代表着自己的存在,或者说,我们真正地存在于哪里?这种认识性分解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看看人分解到最后究竟是什么。
我们躯体的各个部分都不是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可以放弃任何一个部分,我们仍然存在。世界上有过一只无头鸡,它没有头以后照样活了很久。而且,人们发现了一种蠕虫,把它切成若干个碎块,每一个碎块都可以恢复成原来的蠕虫。蚯蚓断为两截,两截都会活着。我们不在身体的某个部分,不在心脏,也不在头颅。但如果将我们与躯体分开存在,显然不可能,任何人都不能离开躯体只作为灵魂存在,这完全不合逻辑。灵魂是什么?是无形的人体吗?是一种意识吗?没有躯体的意识从何而来?是意识产生躯体,还是躯体产生意识?没有躯体的灵魂有何意义?这说明,我们既不是躯体,也不是灵魂,那我们究竟是什么?
我们是什么?存在于哪里?我们是生命吗?我们可以没有生命而存在吗?我们的生命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相同吗?生命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还是一种意识的存在?或者是一个精神概念的存在?既然任何物质都不是我们的存在,灵魂和生命就是我们的存在吗?灵魂无形而不可捉磨,生命更是无形和不可捉磨,我们在生命里还是在灵魂里?换句话问,什么没有了我们就真正的彻底的不存在了?其实,肉体、生命、灵魂这三者我们都无法追问下去,肉体就是一堆普通的物质吗?生命是不是一种物质?灵魂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对于智慧高度发达的人类还是这么难?如果这些都不能回答,我们怎么能够认识自己?
如果肉体、生命、灵魂都不是我们的最终存在,那我们究竟怎么存在的?这其实并不难回答,放弃一切主动的行为之后,我们是什么状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活着。活着是什么?活着除了生理机能的自动运转,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感知自己的身体的存在,感知外部的一切事物的存在,这种感知就是活着的本质性表达。如果没有任何感知,我们肯定就不再活着,如果活着,第一反应就是感知。睡眠、休克、植物人同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反映,身体机能的运行就是感知反应的开始,连细菌及单细胞都有感知反应,无生物没有感知反应活动。所以,生命的本质特征就是在感知,在感知就是有生命,无感知就没有生命。所以,生命仅仅是感知的代名词。比如我在感知,难道能没有生命吗?我有生命难道没感知吗?因此,肉体、生命、灵魂的根本性特征就是在感知,没有感知活动,三者都不存在。没有感知的肉体是尸体,没有感知的生命并不存在,没有感知意识的灵魂怎么存在?综上所述,我们的最本质的存在判断是在感知没有,在感知我们就在,没有感知我们就不在。在感知与否?是我们存在不存在的最终认定。
在感知与否,是我们存在不存在。感知到什么,是我们存在的质量。肉体、生命、灵魂是根本还是感知是根本?肉体是感知的通道(即感应装置),生命是感知存在的简约表达,灵魂则是感知信息内容汇总的存储。我们这才清楚了,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是感知体。我们在哪里?我们在感知中。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去感知。人类这个无法回答之问就这样完美的回答出来了。
人是由什么组成?是由感知到的一切存在所组成。我们的实际存在显然不是这具肉体,也不是生命和灵魂,我们实际上就是感知到的事实的汇总处,我们感知什么,我们就是什么形态的存在。我们感知到快乐,就是快乐的存在。我们感知到痛苦,我们就是痛苦的存在。我们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也不仅仅是活着和死亡可以概括的。我们一直无法定义“我”是什么,因为“我”就是感知的总和,我们将感知的总和定义为生命是不恰当的。生命极为简单,而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是多么复杂。人就是在感知,感知则是全部的存在,每个人就是一处整体的存在。人由什么组成?人由全部存在组成。(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