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你的脑子里可能都会冒出很多问题……
你知道吗,
这些小小的问题里也许藏着大大的科学道理。
小问题有大科学,
我是乱老师,
欢迎你来和我一起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今天我们来说说
《蚯蚓为什么爱吃土》
蚯蚓为什么爱吃土?
我们今天就借着桃子的这个问题来聊聊蚯蚓。
当你挖开松软肥沃的土壤,就能看到一些扭动着身体,湿漉漉、黏糊糊的,像小蛇一样的虫子,一伸一缩地往泥土里钻,这就是蚯蚓。
战国时期的荀子,在他写的《劝学》这篇文章里就这样描写过蚯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蚯蚓既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坚硬强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你看两千多年前荀子那个时期的人,就和桃子一样,发现蚯蚓喜欢吃土了。荀子的这句话,是在借蚯蚓来鼓励大家要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和做事,当你一心一意认真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它做好。荀子这个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现在知道,蚯蚓的这些行为只是它的生活习性罢了。
蚯蚓常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天性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它们昼伏夜出,悄无声息,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这是因为蚯蚓怕光、怕震动,喜欢安静,它们很少钻出地面觅食,只有在土地被水淹没的时候,才会钻出来寻找新的地方安家。
那蚯蚓为什么爱吃土呢?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蚯蚓是杂食性动物,爱吃的东西非常多,荤素不忌,土壤中腐烂的草根树叶、禽畜粪便、动物尸体、烂瓜果、废菜叶甚至木屑和废纸浆它们都吃。在吞食这些“食物”的时候,它们会连同泥土一起吃下去,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它们好像很爱吃土。蚯蚓整日在泥土中钻来钻去寻找可口的食物,它们把土壤表层的有机物残渣拖进土里,吞食消化之后,又钻上去把粪便排到地表,来来回回,就像犁地一样把土壤钻得疏松多孔,可以让空气和水份更多地深入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蚯蚓的粪便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肥料。所以,蚯蚓可以说是对我们的环境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生物学家达尔文就称赞蚯蚓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身上能看到一环一环的纹路,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蚯蚓,就会发现,他们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们是依靠皮肤表面的感光细胞来感知光线的变化的,同时湿乎乎的皮肤还肩负了呼吸的重任,空气中的氧气就是通过他们身体表面分泌出的粘液进入到蚯蚓的体内,来完成气体交换的。
别看蚯蚓这么其貌不扬,甚至又聋又盲,它们可算是地球上进化得非常成功的物种了。在每平方米的草地下面,生活着约70至条蚯蚓,据估算全球土地中的蚯蚓总重量约为亿吨,这相当于地球上其他所有动物重量的总和,可想而知,蚯蚓是个多么庞大的种群。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除了冰川、沙漠、南北极等极端环境之外,在森林、草地、花园、农田等地球上各种生态环境中,都有蚯蚓生活。
蚯蚓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公母、雌雄之分,每只蚯蚓既是雌性又是雄性。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生物特征。那蚯蚓有多么的古老呢?
生物学家已经证实,蚯蚓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5.7亿年,可以说是地球上生存年代最久远的物种。这5.7亿年里,地球经历了五次物种大灭绝,曾经统治地球的三叶虫、恐龙等等都灰飞烟灭了,蚯蚓却生存了下来,不仅如此,它们穿越了亿万年之后,还没有怎么进化,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蚯蚓,和5亿年前的蚯蚓基本没什么变化。
关于蚯蚓还有一个著名的笑话,是这样的: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想了想,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没过一会,蚯蚓爸爸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那么傻,切得那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弱弱地说:"……我…我…想踢足球……"
蚯蚓家族为什么敢把自己切断呢?这是因为蚯蚓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它的“再生”能力,如果蚯蚓不慎被切断,它们不仅不会死去,失去的部分又会慢慢地长出来,成为一条新的蚯蚓。很多环节动物都具有这种神奇的能力,这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系,这里面具体的生理机制,科学家们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搞明白。而且,并不是所有种类的蚯蚓都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能否再生也和蚯蚓被切断的位置和残留部分的长短有关。所以,蚯蚓爸爸下次可要谨慎啦!
好了,有关蚯蚓我们就聊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解答桃子小朋友内心的疑惑。你有什么问题,也欢迎向我提问。
小问题有大科学,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
点击收听以前的问题
巧克力是怎么来的呢?
你会刷牙吗?
假如没有月亮?
月亮上是什么样子的呢?
月亮上的图案是什么?
月亮是从哪里来的?
霾是什么?
雾是什么?
▼
欢迎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td/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