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在一次餐前散步的时候,带小朋友们来种植区观察自己种的青菜有没有变化。小朋友意外发现种植区旁边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于是小一班关于蚯蚓的一系列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目录
初遇
相知
互动
成长
01
初遇
观察
探究内容:《蚯蚓来做客》
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蚯蚓的明显外部特征。
2.愿意亲近小动物,使幼儿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这是蚯蚓,它有长长柔软的身体。
蚯蚓没有手也没有脚。
我知道蚯蚓会松土,身体还能伸缩。
第一次绘画
孩子们通过观察,初步感知蚯蚓的明显外部特征,将自己观察到的进行绘画。
02
相知
1.生活习性大讨论
“老师,老师,蚯蚓吃什么的”
“我知道:蚯蚓喜欢吃烂掉树叶,还喜欢吃动物的粪便”。
孩子们就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展开了亲子大调查。
2.我来喂蚯蚓
蚯蚓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给它准备了新鲜的菜叶和腐烂的菜叶,苹果渣、梨渣等等,让我们来瞧瞧蚯蚓到底喜欢吃什么?
瞧!蚯蚓喜欢吃腐烂掉的水果诶!
小蚯蚓爱吃的东西好多呀!那些腐烂掉的叶子、蔬菜、水果等等。
03
互动
绘本分享通过《蚯蚓的日记》这本绘本,让幼儿对蚯蚓有更深的了解。
自主阅读
丸子:哇!你们看,蚯蚓被蜘蛛吊在空中了,蚯蚓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为蚯蚓穿上漂亮的衣裳。
04
成长
1.我给蚯蚓造个“家”
小一班的小朋友们:看,这是我给蚯蚓设计的家,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美丽的花朵作伴,阳光洒在身上真是太舒服啦。
2.捏一捏
我设计的是蛋糕房子,五颜六色的、松松软软的,蚯蚓肯定很喜欢。
我设计了一个像乌龟一样的房子,蚯蚓宝宝看到一定会很开心的。
我给蚯蚓设计了松松软软的家。
“蚯蚓”的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喂食蚯蚓的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遇到问题老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发展成幼儿的自主学习,促使幼儿主动性和独立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与此同时幼儿的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所提升。在活动中幼儿大胆、自主、自信、敢于表达和创造,这才是我们老师喜闻乐见的,更是千篇一律的机械化学习所不能及的。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