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可以在海里游,但是不会飞。鸟儿可以在天空飞,但是下不了水。蚯蚓有遁地术,但是见不得太阳。世间万物有各自的生存方式,也都不能万事俱全。作为地球上最高智能的人类也是如此。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总是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作为老师或者是家长,要锻炼一双看到“优点”的眼睛,包括在错误中看到“优点”的眼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有一个“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有一天,陶行知发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那个男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陶行知掏出一块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许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男生很感动,他后悔地说:“陶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打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面对这个男生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了旺盛的生命里的种子,孩子渴望赏识就像种子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强烈。孩子认不清自己,他对自己的判断,很大一方面来自于成年人的评价,他们需要靠成年人的肯定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而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他阳光、给他浇水、给他一个适合他自由生长的环境。而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扬就是孩子最好的阳光。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太淘气,找他的优点太难了。事实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父母的眼界太狭窄。如果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学习,那么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就没有优点了。孩子是种子,只要种子饱满,生命力旺盛,就不担心他什么时候发芽,怎样茁壮。而种子的饱满度是由孩子的性格,文明礼貌,团结有爱、劳动表现,文体才能,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学习能力等等组成的。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只要有心,还发愁找不到优点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yt/1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