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知识,同步教材,帮助孩子学习!欢迎收藏或分享到班级/家长群、朋友圈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和()。
2.大多数动物生活在()的温度范围内,最适宜温度为()。
3.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都生活在()。
4.环境改变了,植物也会改变自己来()。
5.()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选择题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
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
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
2.下面不是非生物环境的是()
A.阳光
B.温度
C.动物
D.水
3.蚯蚓是一种()动物。
A.哺乳
B.原生
C.环节
D.扁形
4.()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A.蚯蚓
B.穿山虎
C.蚂蚁
D.蜈蚣
5.()是一种候鸟,随环境变化有迁徙的习性;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A.天鹅
B.大雁
C.鸿雁
D.白头海雕
三、判断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干燥的环境中。()
2.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等生活习性都是因为它们都要生活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里。()
3.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4.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都属于生物因素。()
5.自然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实验题
大家知道蚯蚓喜欢吃什么吗?它喜欢吃的食物就藏在潮湿的泥土里,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找到它爱吃的食物吗?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一、填空题
1.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
2.—2℃到50℃20℃到25℃
解析:大多数动物生活在零下2摄氏度到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最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不同动物对高温的忍受限度是不同的。淡水动物能忍受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海水动物只能忍受30摄氏度的水温。爬行动物和鸟类能在45以下的温度中生活,哺乳动物热到42以下就可能死亡。
3.一定的环境里
4.适应环境
解析:自然界中生活着两种生物——植物和动物。各种植物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改变了,植物也会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5.环境
解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里的环境内容仅指自然环境中的水、空气、阳光、动物、植物、垃圾、能源、声音等地球上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态。
二、选择题
1.D
解析: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如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根和茎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同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应使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提高,其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的湿度;细菌等微生物及时的分解枯枝落叶和动植物的尸体,维持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因此,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故选:D
2.C
解析: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3.C
解析: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在体表裸露,无角质层。
4.A
解析:目前已知蚯蚓有多种,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5.A
解析:天鹅是一种候鸟,随环境变化有迁徙的习性;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三、判断题
1.错误。
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对
解析: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3.对
4.错
解析: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5.对
四、实验题
我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我先在一只较大的盒子里并排分段放好沙土、一般的泥土和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土厚约3厘米,三种土湿度一样,然后把6条大小不一的蚯蚓任意放进盒子里,盖上盒盖,过了几分钟,打开盖盒一看,发现6条蚯蚓全钻进含腐殖质较多的泥土里了。第二次,我将条蚯蚓有意识地放在一般的泥土里,盖上盒盖,经过和上次差不多的时间,揭开盒盖,发现只有两条蚯蚓钻进了泥土。为了证实实验的准确性,我又把6条蚯蚓放
在沙土里,同样时间打开盒盖,结果一条蚯蚓也没钻进沙土。同样方法,我又把6条蚯蚓放进含腐殖质较多的泥土里,蚯蚓全钻进了含腐殖质较多的泥土里。我再一次把蚯蚓放进大盒子里,过了一会儿,当我打开盒盖时,6条蚯蚓全都钻进了含腐殖质较多的泥土里。
从实验中,知道了蚯蚓喜欢吃腐殖质、泥土里的微生物和细菌等等。
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加张老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uyina.com/lkcx/9348.html